来源:宝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03 09:49:03 字体:[大 中小]
全区党校系统2025年工作会议2月27日下午在宝安区政府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七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系统总结 2024年党校事业发展新成效,研究部署2025年党校“新”工作。宝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陈龙兴参加会议。
据了解,2024年,全区党校系统紧扣“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在四个维度实现了新突破。如在教学培训方面,基本培训量质双升,培训期数、覆盖人数均创年度新高。街道党校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在资政献策方面,新立项省级、市级课题全市各区最多。在理论宣讲方面,在《学习时报》《国家治理》等刊物多次发表宝安创新实践推介专篇,大力开发数字人宣讲微课。在阵地建设方面,完成党校校舍5600余平方米内部改造、教学设施更新,党校阵地焕然一新,新成立“低空经济”和“中信保”2个产业链分教点,开发新质生产力现场教学点8个,与人民大学深研院合作举办“新质生产力”系列沙龙活动10场,建立深中通道走廊片区“3+X”党校合作共建机制。
区委高度肯定党校工作,认为全区党校系统在教学培训、资政献策、理论宣讲、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充分发挥了干部培训主渠道、思想引领生力军作用,展现了党校作为、体现了党校担当,值得充分肯定。
2025年,围绕全区党校系统如何进一步“干字当头,全面向新”“为宝安奋进新阶段、激发新动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陈龙兴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一是以“新”破题。围绕理念革新、内容焕新、方法创新,将创新理念融入办学全过程,探索增设“数字治理与AI应用”“湾区经济”等前沿课程,联合辖区企业开发案例课程,开发系列微党课,打造红色教学精品线路,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二是“扩”字筑基。围绕阵地扩展、经验扩容、视野扩维,完善“四级党校”体系,扩大深中通道“3+X”党校合作共建朋友圈。加强校企、跨区域教研联动,畅通“教室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对接。利用好党建辅导员工作机制,引入全国智库资源,为宝安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三是“深”字发力。深化理论学习研究阐释和教学培训精准度,推动各层级干部和业务骨干上讲台,加强对学员理论掌握度与能力的动态评估,以考促学促用。实施“学员金点子计划”,激活学员资政潜能。四是“补”字攻坚。对标省委党校评估标准,持续提升红色校园内涵。引进博士后及客座教授,补强相关领域师资短板。建立与先进地区党校互访机制,重点提升案例教学和科研转化能力。
他指出,要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宝安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人的智慧和力量。
2024年党校十方面情况
一、凝心铸魂工程深入推进。
区委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区委常委会多次部署党校相关工作,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授课。高标准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以及党纪学习教育,完成培训96期覆盖1.1万余人,推动分层分类基本培训覆盖面最广,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为全区党员干部自觉行动。
二、精准有效培训服务高质量发展。
组织处级干部赴北京、安徽等地学习人工智能、数据产业、招商引资等经验。组织部分经济干部和紧缺人才赴上海、苏州等地区学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组织社区股份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赴江浙学习“百千万工程”、园区建设等经验。针对总部、数字、低空、会展、海洋等五大经济广泛开展能力培训,全年聚焦领导干部、初任公务员和职员、青年干部、党组织书记等12类主体开展“凝心铸魂赋能”培训。
三、科研成果量质双提升。
《高质量党建引领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深圳市直播电商行业灵活用工现状及其影响研究》等13个课题获市级以上立项,全市各区最多,获全市党校系统“科研先进集体”荣誉。
四、资政献策展现新水平。
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加强调研,上报合肥新质生产力发展、数据产业等8篇资政报告和信息,为区委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挖掘宝安创新实践经验获央媒报道。
党建引领促发展、破解高密度城区现代治理难题等6项宝安创新实践在《学习时报》进行6个专篇报道,奏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实践的“宝安篇章”。
六、数字人宣讲成果丰硕。
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分众化宣讲505场覆盖约1.7万人次,持续擦亮省宣讲示范点名片。挖掘本土特色制作数字人宣讲微课视频96个,《深圳百年红色初心》微课获省委组织部上报中组部,《宝安红色足迹》数字人视频入选省委组织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成果库。
七、开放办学拓展新阵地。
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研究院等高端智库签约合作,与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合作举办“新质生产力”系列沙龙活动10场。与中山、江门牵头建立深中通道走廊片区“3+X”党校合作共建机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写进省委党校2025年新年贺词。
八、校园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面完成校舍室内改善和功能提升工程。党校教室、学员宿舍、饭堂和图书馆焕然一新。
九、教职工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333666”素质工程成效显著,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唯一区县级党校在全省党校系统职称评审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
十、红色校园内涵建设更丰富。
打造了马克思主义时空教室、红色书坊等主题教室、沉浸式教学区。
2025年十项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好党的创新思想首课、高质量发展能力首训,加强12类(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初任干部、职级干部、专业人才、青年干部、支部书记、企业干部、对口地区干部、党员发展对象、统战人士、党校系列师资)重点群体凝心铸魂系列培训。
二、建立完善精准有效基本培训机制,以“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八大名片培训提升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以心理、安全、法治培训提高干部履职能力,以各项任职培训增强干部抓落实能力。
三、深化党校“向新”改革,争取精品课程、精品科研有新突破,在对上对外协调对接、交流合作中出新成果。
四、强化联动前海发展意识。在干部培训、科研资政等方面加强与前海的合作联动,落实好“前海-宝安-南山”同营培训,提高全区干部的前海机遇意识和联动发展能力。与前海高端智库合作,加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的资政献策。
五、推动人工智能进培训党校。引进、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课程用于干部教育培训,引导学员借助AI工具开展互动课堂主题讨论,探索打造AI主题教室。
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阐释宣传。持续加强新时代宝安创新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案例推介,做好宝安红色资源挖掘,出版相关著作,在央媒推出一批宝安创新实践理论成果。
七、加强街道党校、行业党校、产业链分教点建设。抓好“三新”讲师队伍建设,建立各级共享的课程库、师资库,助推街道党校争“镇街党校示范点”。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滚动引入博士后,常态化开展“用学术讲政治”活动,推行基层一线调研蹲点行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九、加强党校阵地建设。聚焦经典著作,突出基本问题,开发系列马克思主义时空教室互动研讨课程,建好用好党的政治生活、法治、廉政教育主题教室。
十、深度开展协作交流。推进深中通道沿线“3+X”党校办学合作,做好对口帮扶等地区党校合作培训,承办10场以上异地办班,持续扩大对外培训。
宝安日报(记者 张萍 通讯员 王丰 张云云/文 林嘉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