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破解发展密码!“行走的改革开放课”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宝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4 17:26:39 字体:[ ]

  由宝安区委组织部统筹,区委党校联合区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举办的2025年宝安区对口帮扶协作地区青年干部“改革开放能力”专题研讨班4月7日到12日举行。来自广西环江、都安、大化,广东河源龙川,汕头澄海、潮南等对口帮扶协作地区的30名青年干部,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实地探索深圳改革开放经验与高质量发展路径,锻造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硬本领”。

破解发展密码!“行走的改革开放课”赋能乡村振兴1.jpeg

  破解发展密码 打造“行走的改革开放课” 

  干部人才交流培训是对口帮扶协作重要内容,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组织振兴、人才振兴重要举措。宝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每年都精心谋划、认真准备对口帮扶协作地区青年干部培训班。

  此次培训打破传统课堂边界,将深圳改革基因融入教学全程,助力对口帮扶协作双向赋能。学员们走进莲花山公园、深圳党史馆、大鹏古城博物馆,从“历史现场”汲取精神力量;走进前海展示厅、宝安区城市规划展览馆等,感受创新一线的强劲脉动;深入下沙社区、鹏城社区等基层一线,参访国家基因库、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了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科技助农”前沿技术、民宿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鲜活案例。

破解发展密码!“行走的改革开放课”赋能乡村振兴2.jpeg破解发展密码!“行走的改革开放课”赋能乡村振兴3.jpeg

  学员罗伟强表示:“这就是一堂‘行走的改革开放课’ !我深入理解了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也认识到工作中要以改革破局,用开放聚势,将宝安的先进经验与帮扶地区实际相结合,在产业培育、基层治理等领域探索新路径,用实际行动践行改革开放精神。”

  “创新是深圳的城市基因。”学员王梓杰表示,“汕头传统工业主要以玩具产业和服装产业为主,产业发展瓶颈明显,应该学习深圳进行制度创新,培育招商引资和提升营商环境的土壤,着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人才,才能为汕头发展注入动力。 ”

  播撒共富火种 搭建“跨区域的振兴对话”  

  培训中,学员们以深圳为镜,反观帮扶地区资源禀赋,深入思索如何“破题”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落实落细“百千万工程”。

  “培训内容都密切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对接下来的工作颇有启发。”学员韦沣洁从人才队伍建设、资源整合运营、基层治理创新等多个方面,思考了如何结合本地实际转化深圳经验,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形成产业联动效应,以及借鉴下沙经验,探索在易安社区试点基层治理模式等。 

  在实地考察较场尾民宿小镇、阿卡那拉琉璃海美宿项目后,学员姚家孟提出,可以根据环江的旅游资源,结合毛南族的民俗文化、地貌,精心策划环江的旅游产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破解发展密码!“行走的改革开放课”赋能乡村振兴4.jpeg破解发展密码!“行走的改革开放课”赋能乡村振兴5.jpeg

  “这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改革攻坚的起点。”宝安区乡村振兴局二级调研员张百松在开班式上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期待大家以此次培训为起点,争做改革的先锋、创新的表率、群众的贴心人,助推对口地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30名青年干部带着“深圳方案”返回帮扶一线,将在农产品深加工、数字乡村治理、跨区域产业链协同等领域开展“微改革”试验。正如学员们所说:“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颗敢为人先的‘改革种子’。它将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