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校新闻

深中通道走廊党校携手共建 架起区域协调发展红色桥梁

来源:宝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08 18:05:23 字体:[ ]

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举行,共绘宝安、中山、江门三地联动发展新篇章

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01.png

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单位揭牌仪式。

  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之际,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和揭牌仪式于5月7日下午在宝安区委党校举行,开启了三地党校联动发展的新篇章。据悉,宝安、中山、江门三地党校将探索建立“3+X”校际合作机制,倡议深中通道走廊片区党校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以党校的独特优势和责任担当,为区域协调发展和高水平建设贡献力量。

  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沟通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通道。近年来,中央省市围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按照宝安区委的统一部署,今年区委组织部印发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工作方案,全面开展“薪火党建领航行动”,探索推进深中通道沿线沿岸区域党建共建工作机制。其中高水平开展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这是一次探索,也是一次跨越。宝安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新华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深中通道不仅是一座物理桥梁,更是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黄金纽带”。宝安、中山、江门三地党校探索建立“3+X”校际合作机制,不仅能够促进党校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也将为推动珠江口两岸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的智慧与力量。

  据悉,深中通道走廊片区“3+X”党校合作共建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充分发挥片区党校教研资协同作用,主动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大局,共同倡议加强校际合作共建,形成3家党校联合主办和若干家党校灵活参与的“3+X”区域党校合作办学、共同发展机制。其中包括每年合作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探索合班交叉培训模式。联动开展师资培训,接力开展师资轮训,支持相互交流互挂。同时,三地党校还将发挥各自优势,联手共建党的建设、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现场教学点,开展精品课程开发合作,合力举办深中通道走廊片区特色学术与讲坛活动。此外,还有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教材建设合作及研究平台共建等,共享研究资源及资政成果。

  中山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邱灼松表示,此次签约合作将充分发挥三地的干部教育资源禀赋,精准对接,通过干部教育、理论研究、合作办学、人才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形式、创新合作方式,构建“深中走廊”三地党校“一体化”工作格局,打造区域党校联动发展示范引领新样板。

  “三地党校聚力抢抓时机合作共建,是大湾区党校优化整合资源、加强系统协作的有益探索。”江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张学东表示,将聚焦“大桥经济”时代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科研合作,同时在围绕机制共建、培训共抓、理论共研、师资共享等方面紧密协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相融互推、同频共振。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单位揭牌仪式。

  当天下午,一场江门市委党校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与2024年宝安区新进紧缺人才政治能力提升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题进修班学员以“深中通道沿线高质量发展研讨”为主题开展的研讨会也在火热进行。据悉,宝安区委党校本周还将派出骨干教师赴中山党校开展培训班师资合作,本月将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赴中山开展异地培训和现场教学。中山市委党校也将组织西藏工布江达县中青班学员到宝安区委党校进行集中学习。宝安、江门、中山三地党校的紧密合作已经开启,共同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宝安日报记者 张萍 通讯员 沈艾冰/文 胡蝶/图

  【专家观点】

  强化高水平联动 共促高质量发展

  ——专家热议宝安、中山、江门三地协同发展

  在当天下午的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仪式结束后,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强化高水平联动 共促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主题发言和专题研讨,现场气氛热烈。

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03.png

赵祥教授在宝安、中山、江门三地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上发言。

  在当天的研讨中,原深圳市委党校二级巡视员、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刚博士提出了跨珠江口东西协同联动发展的“通道效应”。他举例说,长三角的宁波、南通利用接轨上海的大桥通道,积极主动对接、融入上海,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谭刚建议,可以通过通道效应,从传统飞地、反向飞地进一步发展到双向飞地,同时探索建立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共同做大增量、优化存量,有来有往、有去有回,重塑湾区发展格局。

  在如何推动产业政策协同发展方面,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主任、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赵祥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地方发展规划协调机制,引导各地区着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缓解对新兴高技术产业的过度政策偏好,着重推动城市群内各成员形成基于产业链细分功能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与企业集聚发展的格局。同时,要提高各地区个性化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加强需求端政策工具的应用。

  “深中通道给我们创造了无限的想象力,我相信这三个城市能够在大湾区找到一条路,代表大湾区和其他的国际大湾区进行竞争。”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说,深中通道的建设为大湾区内的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山和江门,但同时三地城市要优化产业的均衡化布局,保持特色互为补充,实现双向赋能共享发展。暨南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苏启林专门围绕产业链这一具体视角阐述了三地协同发展的广阔前景。他表示,宝安、中山、江门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在海洋经济方面可以进行互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一所主任、存量中心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杜宁表示,三地城市可以借助前海形成协同联动发展。同时,可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直连直通,推动城市的梯度承接和辐射作用逐渐显现,助力打造“黄金内湾”。

  宝安日报 张萍/文 通讯员 胡蝶/图

  【相关新闻】

  搭建深江中青年干部 交流的“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开通在即,作为“黄金内湾”主阵地、深中通道深圳段的起点,宝安正成为深圳向湾融合、领湾发展的“湾芯引擎”,除中山市外,还将与江门市实现高速“一线牵”。

深中通道走廊校际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02.png

深中通道沿线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现场。

  5月7日下午,中共江门市委党校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与2024年宝安区新进紧缺人才政治能力提升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题进修班学员在深圳交易集团总部大楼开展深中通道沿线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会,双方学员各抒己见、积极发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助力两地携手高质量发展。

  本次交流研讨会将两地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中青年干部聚集在同一个“课堂”,学员们表达了对深中通道早日通车、加快实现深圳与江门“一小时经济生活圈”的热切期盼。“希望加快推进两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从低空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强两地产业协作,并建立携手合作机制、人才交流机制、联合招商机制,形成多方共赢。”随后,学员们立足自身工作经历,打开思维的闸门,谈经验、讲做法、提建议、解问题,现场氛围十分浓厚。

  学员们表示,这种交流研讨的教学方式,共享了工作实践经验,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等各个领域,为深圳、江门融合发展打开了不同视角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取长补短,对今后的工作、学习有较大的帮助。活动结束后,两地中青年干部积极交换联系方式,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业务交流,共促两地携手高质量发展。

  宝安日报 徐迅 文/图